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English

打造心理学人才培养重地

科学研究重器、社会服务重镇

立心 明理 好学 笃行

凝心聚力 争创一流

 

贺金波

研究领域: 1、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和防治;2、临床与咨询心理学;3、人格的生理、遗传和进化机制。4、动机式访谈法的理论和应用

    贺金波,男,湖北随州人。必赢76net线路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执业医师、心理治疗师、注册心理师、注册督导师。
    近年来研究焦点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机制和心理治疗。
    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在SCI和SSCI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独著或参与编写专著和教材8部。
    欢迎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申请和报考我们课题组。

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变态心理学

指导研究生主要毕业论文
    1、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干预研究,张晨旭,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2、中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与情感教育研究,周娇,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3、网络使用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影响研究,周玲玲,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4、主观阶层对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胡月,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5、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影响网络成瘾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任磊,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6、社交焦虑者对正性表情面孔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洪伟琪,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7、未成年抢劫犯冲动控制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徐嘉庆,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8、小学阶段寄宿对中学时期孤独感的影响,方华,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9、网络与现实社交焦虑水平的比较及其机制研究,陈昌润,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10、上海市麻醉医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职业承诺的调节作用,许娟,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11、网络信息的内隐和外显记忆优势效应,徐清风,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12、监区文化适应性的问卷编制及其与服刑人员人格类型的关系研究,闫林,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13、网络成瘾对网络信息的视觉自动搜索优势效应,景雅芹,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14、基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干预和效果研究,陈莹莹,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15、禽流感流行中医务人员人格、自我效能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张新卫,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1.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2. 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中国心理学会脑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4. 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5.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6. 湖北省心理学会会员
7. 湖北省暨武汉市心理学会理事
8. 武汉市心理学会秘书长
9. 国家应急管理部湖北省心理危机救助指导专家

1.华中师范大学自主创新项目“感觉寻求人格对免费师范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2011)负责人。2万
2.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现实社交焦虑对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研究"(2012),负责人。9万
3.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感恩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研究"(2011),负责人。0.3万
4.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青少年对物质成瘾相关信息的前注意加工机制:感觉寻求的影响”(2011),第2责任人。10万
5.中央高校科研基金国际交流项目“酒精对视听两通道前注意加工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2013),负责人。8万
6.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张本仁院士资料采集项目”,(2013),负责人。30万
7.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赵梓森院士资料采集项目”,(2015),负责人。30万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网络成瘾者对网络信息的视觉前注意偏向及其神经机制”,(2015),负责人。78万
9.湖北省社科基金面上项目“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研究”,(2015),负责人。3万
10.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重点项目“体育锻炼改善网络成瘾者认知功能的ERP研究”,(2015),负责人。5万
1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社会奖赏功能失调:心理机制和干预”,(2021),负责人。10万。
12.国家社科基金“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复发的心理机制及干预”,20万,在研
13.湖北省社科基金“人格的生理基础”,2万,在研

     

科研论文
1. Fan, L., He*, J., Zheng, Y., Nie, Y., Chen, T., Zhang, H. (2022). Facial micro-expression recognition impair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anxiety in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Current psychology. doi: 10.1007/s12144-022-02958-7
2. Liu, X., Turel, O., Xiao, Z., He*, J., & He, Q. (2022). Impulsivity and neural mechanisms that mediate preference for immediate food rewards in people with vs without excess weight. Appetite, 169, 105798. IF=3.8
3. Changxing Qu, Yinxi Zou, Qingyi Dai, Yingqiao Ma, Jinbo He, Qihong Liu, Weihong Kuang, Zhiyun Jia, Taolin Chen, Qiyong Gong.(2021). Advancing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clinical applicability of deep learning-drive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Psychoradiology, Volume 1, Issue 4, Pages 225–248.
4. Zheng, Y., He*, J., Nie, Y., Fan, L., & Zhang*, J. (2021). Influence of abstinence on automatic detection bias to gaming cues in individuals with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Evidence from visual mismatch negativity. Psychophysiology, 59, e13973.
5. Jinbo He*, Ting Pan, Yufeng Nie, Yang Zheng, Suqing Chen. (2020). Behavioral modification decreases approach bias in young adults with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Addictive Behaviors, 113, 106686. IF=4.2.
6. Jinbo He*, Yang Zheng, Liyan Fan, Ting Pan, Yufeng Nie. (2019). Automatic processing advantage of cartoon face in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evidence from P100, N170, P200 and MMN.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doi: 10.3389/fpsyt.2019.00824. IF=3.9
7. Yufeng Nie, Ting Pan, YangZheng, Jinbo He*. (2019). Automatic detection advantage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rs for Wi-Fi signal cues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negative affect: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Addictive Behaviors. 99, 106-112. IF=3.8
8. He, J., Zheng, Y., Nie, Y., & Zhou, Z. (2018). Automatic detection advantag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mong internet addicts: behavioral and erp evidence. Scientific Reports, 8(1), 1106-1112. IF=5.2
9. Siqi He, Yao Chai, Jinbo He*, Yongyu Guo, Risto Näätänen. (2017). Differences in Pre-Attentive Processes of Sound Intensity Change Between High- and Low-Sensation Seekers.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31(1), 29-37. IF=2.8  
10. Jin-bo He, Yue-jia Luo, Zong-kui Zhou.(2016). Pre-attention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Sensation Seeking,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ocial Neuroscience Symposium, Shanghai, China,
11. Jinbo He,Yue Hu., Satu Pakarinen., Bingbing Li., &,Zongkui Zhou.(2014). Different effects of alcohol on automatic detection of colour, location and time change: A mismatch negativity study,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28:1109-1114. IF=4.2
12. Jinbo, H., Bingbing Li., Yongyu Guo.(2013). Effects of alcohol on auditory pre-attentive processing of four sound features: evidence from mismatch negativity. Psychopharmacology,  225:353-360. IF= 5.8
13. Jin-bo He, Chia-ju Liu, Yong-yu Guo, Lun Zhao.(2011).Facing some problems of processing faces: The early stage of face processing in excessive Internet user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5):303-308. IF =2.8
14. 贺金波, 仇雨亭, 郑阳. 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治疗方法及其原理综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4) : 848-853.
15. 柴瑶, 贺金波*, 蒋倩妮, 聂余峰, 张克强. 网络成瘾者脑损害的脑成像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7,26(1): 85-89.
16.  贺金波, 郑阳, 边慧冕, 白汉平,李睿婷. 公共健康领域的行为干预方法及其涟漪效应的心理机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7,26(12): 1147-1152.
17. 贺金波, 聂余峰, 周宗奎, 柴瑶. 网络游戏成瘾与海洛因成瘾存在相同的神经机制吗?——基于MRI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08):1327-1336.
18.贺金波, 祝平平, 聂余峰, 应思远.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综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 25(2): 221-224.
19. 周春燕, 黄海, 刘陈陵, 郭永玉, 贺金波*. 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社会阶层对阶层刻板印象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 13(4): 511-515.
20. 贺金波, 罗伟建, 郭永玉. 人格差异性的心理学解释. 心理科学,2016, 39(1):200-206.
21. 景雅芹, 贺司琪, 贺金波*, 周玲玲, 李静. 社交焦虑的生物学基础:生理、遗传和进化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23(8): 1418–1427.
22. 贺金波,陈昌润,贺司琪,周宗奎. 网络社交存在较低的社交焦虑水平吗?,心理科学进展,2014, 22(2): 288-294.
23. 周宗泽,贺金波*,郭永玉. 生存加工的编码和提取双重优势效应:ERP证据,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4): 470-477.
24. 雷玉菊, 贺金波, 鲍远纯. 性唤起心理过程的脑机制研究综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9(3): 143-153.
25. 贺金波, 陈昌润, 鲍远纯,雷玉菊. 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12(6): 822-827.
26. 贺金波, 伟琦, 鲍远纯, 雷玉菊. 网络成瘾者的大脑异于常人吗?,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12): 2033-2041.
27. 贺金波, 李兵兵, 李兵兵, 周宗奎. 酒精对前注意加工的影响:失匹配负波的证据,心理科学进展,2011, 19(11): 1645–1650.
28. 贺金波, 李兵兵, 郭永玉,江光荣. 青少年网络色情成瘾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 12(6): 772-779.
29. 贺金波, 郭永玉, 向远明.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16(1).
30. 贺金波, 郭永玉, 柯善玉, 赵仑. 网络游戏成瘾者认知功能损害的ERP研究,心理科学,2008, 31(2):380-384.
31. 贺金波, 郭永玉, 彭小虎. 人格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 18(2): 103-109.
32. 贺金波, 黎少游. 一种基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疗法:现实治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 13(5): 394-397.
33. 贺金波, 郭永玉. 人格的生理基础研究综述, 心理学探新, 2005, 25(3): 59-77.


专著和教材
1.参编:郭永玉著《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参编:郭永玉主编《人格心理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参编:Rathus,S.A.& Valentino, L. (尤瑾/张钊/李敏荣等译,郭永玉审校):《当代心理学导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郭永玉\贺金波主编:《人格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2014年入选“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5.郭永玉\贺金波译:《基因与人格》,兰迪•拉森,戴维•巴斯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6.贺金波著:《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